?
?
若要刪除其中的'b',有兩種方法:
1.delete方法:delete arr[1]
這種方式數(shù)組長度不變,此時arr[1]變?yōu)閡ndefined了,但是也有好處原來數(shù)組的索引也保持不變,此時要遍歷數(shù)組元素可以才用
{
?document.write('arr['+index+']='+arr[index]);
}
????? 這種遍歷方式跳過其中undefined的元素
* 該方式IE4.o以后都支持了
2.數(shù)組對象splice方法:arr.splice(1,1);
這種方式數(shù)組長度相應改變,但是原來的數(shù)組索引也相應改變
splice參數(shù)中第一個1,是刪除的起始索引(從0算起),在此是數(shù)組第二個元素
第二個1,是刪除元素的個數(shù),在此只刪除一個元素,即'b';
此時遍歷數(shù)組元素可以用普通遍歷數(shù)組的方式,比如for,因為刪除的元素在
數(shù)組中并不保留
* 該方法IE5.5以后才支持
值得一提的是splice方法在刪除數(shù)組元素的同時,還可以新增入數(shù)組元素
比如arr.splice(1,1,'d','e'),d,e兩個元素就被加入數(shù)組arr了
結果數(shù)組變成arr:'a','d','e','c'
<big>外一篇:</big>
JavaScript通過設置數(shù)組的length屬性來截斷數(shù)組是惟一一種縮短數(shù)組長度的方法.如果使用delete運算符來刪除數(shù)組中元素,雖然那個元素變成未定義的,但是數(shù)組的length屬性并不改變兩種刪除元素,數(shù)組長度也改變的方法.
/*
* 方法:
Array.remove(dx)
* 功能:刪除數(shù)組元素.
* 參數(shù):dx刪除元素的下標.
* 返回:在原數(shù)組上修改數(shù)組
*/
//經常用的是通過遍歷,重構數(shù)組.
{
if (isNaN(dx)||dx> this .length){ return ? false ;}
for ( var ?i=0,n=0;i< this .length;i++)
{
if ( this [i]!= this [dx])
{
this [n++]= this [i]
}
}
this .length-=1
}
a?=?['1','2','3','4','5'];
alert("elements:?"+a+"nLength:?"+a.length);
a.remove(0);? // 刪除下標為0的元素
alert("elements:?"+a+"nLength:?"+a.length);
?* 方法:Array.baoremove(dx)
?* 功能:刪除數(shù)組元素.
?* 參數(shù):dx刪除元素的下標.
?* 返回:在原數(shù)組上修改數(shù)組.
? */
// 我們也可以用splice來實現(xiàn).
Array.prototype.baoremove?=? function (dx)
{
if (isNaN(dx)||dx> this .length){ return ? false ;}
this .splice(dx,1);
}
b?=?['1','2','3','4','5'];
alert("elements:?"+b+"nLength:?"+b.length);
b.baoremove(1);? // 刪除下標為1的元素
alert("elements:?"+b+"nLength:?"+b.length);
?
???? 我們知道,在IE5或更低的版本中,JavaScript的Array(數(shù)組)對象并未提供現(xiàn)成的刪除數(shù)組元素的方法。在IE5.5+的版本中,雖然有splice方法,但是并不是刪除某一項(或幾項),而僅僅是將某一項(或幾項)的值清除,也就是說該項仍然存在,數(shù)組的長度并沒有改變。
事實上,我們可以自己為數(shù)組增加一個刪除方法(注意,這里指的是將數(shù)組的某一項真正的從數(shù)組成員中移除)?;蛟S你會想到用循環(huán)來為數(shù)組重新賦值,這樣做當然可以,但效率很低。
下面我們介紹利用Array對象的兩個方法slice、concat來自定義刪除數(shù)組的方法。
具體代碼如下,請注意里面的注釋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// prototype為對象原型,注意這里為對象增加自定義方法的方法。
if (n<0) // 如果n<0,則不進行任何操作。
return ? this ;
else
return ? this .slice(0,n).concat( this .slice(n+1, this .length));
/*
concat方法:返回一個新數(shù)組,這個新數(shù)組是由兩個或更多數(shù)組組合而成的。
這里就是返回this.slice(0,n)/this.slice(n+1,this.length)
? 組成的新數(shù)組,這中間,剛好少了第n項。
slice方法:?返回一個數(shù)組的一段,兩個參數(shù),分別指定開始和結束的位置。
*/
}
// 我們來試一試這個自己增加的方法
var ?test= new ?Array(0,1,2,3,4,5);
test=test.del(3); // 從0算起,這里也就是刪除第4項。
alert(test);
?
更多文章、技術交流、商務合作、聯(lián)系博主
微信掃碼或搜索:z360901061

微信掃一掃加我為好友
QQ號聯(lián)系: 360901061
您的支持是博主寫作最大的動力,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,感覺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,請用微信掃描下面二維碼支持博主2元、5元、10元、20元等您想捐的金額吧,狠狠點擊下面給點支持吧,站長非常感激您!手機微信長按不能支付解決辦法:請將微信支付二維碼保存到相冊,切換到微信,然后點擊微信右上角掃一掃功能,選擇支付二維碼完成支付。
【本文對您有幫助就好】元
